案由:關于在獨墅湖開放創新協同發展示范區建立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議 |
|
提案號 |
086 |
提案者 |
張超 |
主辦:科技局 ,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 |
|
內容: 關于在獨墅湖開放創新協同發展示范區建立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議 自2021年3月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設立“獨墅湖開放創新協同發展示范區”以來,甪直鎮、郭巷街道等圍繞示范區建設,積極謀劃實施了規劃銜接、重點交通、土地收儲、產業更新及公共配套等重點方面工作。按照“產業強區”導向,甪直未來的產業將圍繞吳中區“3+3”產業集群,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生物醫藥及大健康和工業互聯網、檢驗檢測、文化旅游等產業集群發展。屆時示范區內對科學儀器共享、重點實驗室、專業服務機構、檢測平臺等需求將會很大。此外,當前轄區內對企業相關數據缺乏有效的管理工具,這會影響對企業的全面監管和扶持發展。 建議: 1、成立重點實驗室和檢驗檢測平臺。引進專業科學儀器,針對性地為主導產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初創期實驗技術支持。以生物醫藥產業為例,研發平臺可以給企業提供從原料、分揀、合成、檢測、制劑等完整的產業鏈技術服務,有效改善生物醫藥中小企業的創新創業環境。 2、搭建公共科研數據分享系統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匯集相關科研數據、文獻、行業標準等,并由平臺邀請專家咨詢團隊,為示范區內企業提供科研技術輔導。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例。信息技術迭代速度快,示范區內的企業對平臺科研數據、技術輔導擁有免費使用權,可以加快企業完成該領域科研數據的更新換代。相應的,企業也應第一時間在此平臺公開最新數據。綜上,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可為示范區內中小初創企業降低研發成本,為產業研發縮短時間,實現互惠互贏。 增設綜合性企業經濟大數據系統平臺。建議工業園區、吳中區大數據局共同參與經濟系統平臺的搭建。通過設置必要的訪問權限,此平臺可以實現對企業發展資源的管理及維護、宏觀經濟數據、提高經濟數據收集效率與更新速度。 |
|
張超委員: 您好! 您提出的《關于在獨墅湖開放創新協同發展示范區建立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議》已收悉?,F答復如下: 近年來,吳中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蘇州市獨墅湖開放創新協同發展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將獨墅湖開放創新協同發展示范區確立為“一號工程”,持續推進自主創新和開放創新。 一、政策體系進一步健全 堅定不移實施產業強區,創新引領發展戰略,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加快落實蘇州市《蘇州市研發資源開放共享服務補助實施細則》,出臺《吳中區科技企業培育“甪端計劃”實施意見》、《關于促進吳中區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意見》等政策,鼓勵企業加強研發,有效支撐中小企業科技創新。 二、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 目前已集聚藥明康德、西山中科、圣蘇新藥等一批優質企業,形成了“基礎研究-毒理分析、藥效測試-臨床前安全評價-藥檢所審批”臨床前研究創新鏈完備的生物醫藥檢驗檢測基地。鼓勵企業通過蘇州市研發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獲得科研儀器設備、專家技術團隊、專業化技術服務等科技資源,降低研發成本,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目前已有169家企業、480臺套設備入網。 三、服務模式進一步創新 緊跟蘇州市步伐,打造了一體化吳中區企業服務平臺(企業通),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政策信息服務。面向企業提供非涉審政策信息服務、活動服務、業務申報等相關服務,縱向串聯國家、省、市、區各級,橫向涵蓋工信、人才、科技等各部門。平臺累計整理發布各級各條線政策文件580個,涉及12個政策領域;已注冊用戶累計4207個,其中企業用戶974家,個人用戶3233個。 下一步,結合您的建議,將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平臺,著力提升科技服務能力,實現科技資源開放共享,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一、布局科創平臺,夯實創新基礎 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圍繞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立足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布局建設各類創新平臺。全力推動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建設全國重點實驗室。鼓勵科教單位、行業龍頭企業積極建設或參與共建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加快生物醫藥檢測、藥品實驗、醫療大數據、生物醫藥物流平臺、醫藥工業廢棄物處理設施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打造產業配套中心;整合區內優勢服務平臺資源,建立集檢測分析,藥代、藥效評價,病理、毒理分析評價,質量評價于一體,覆蓋化藥、生物藥、中藥和醫療器械領域的成果轉化加速器,構建一站式產業服務體系,降低中小企業研發成本。 二、提升服務效能,優化創新資源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加速釋放科技服務潛能,提高研發資源利用效率。充分發揮蘇州市研發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的價值和效用,為企業提供研發設計、創業孵化、檢驗檢測認證、科技咨詢等全方位服務,解決企業研發活動中技術驗證、檢驗檢測等難題;同時在平臺服務深度和廣度上下功夫,加強推廣研發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提高政策覆蓋面;鼓勵有實力的企業、產業聯盟、科研院所等面向市場開展中試和技術熟化等集成服務,發揮研發資源“開放+集聚”的優勢,完善技術轉移、科技金融、科技咨詢、資源共享等平臺功能。 三、加強區域協同,匯聚創新動能 全面融入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環太湖科創圈和吳淞江科創帶建設,推動太湖——吳淞江成為聯通上海與蘇州兩地重要的水綠生態廊道和創新集群空間。大力實施滬蘇同城科技合作計劃,主動承接上海全球科創中心輻射帶動,完善成果轉化機制,提升區域創新整體效能;加快推進獨墅湖開放創新協同發展示范區建設,復制“園區經驗”,努力推動創新環境區域一體、創新平臺共建共享、創新要素高效流動,積極承接蘇州工業園區產業溢出效應,協同打造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納米技術應用產業創新集群。
蘇州市吳中區科學技術局 蘇州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2022年5月30日 |
主辦單位: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支持
備案:蘇ICP備10060399號 網站標識碼:3205060031
公安部備案號:3205060201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