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區委書記丁立新深入木瀆鎮,調研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并瞻仰抗日英雄紀念碑,要求不斷深挖歷史文化內涵,全面加強配套設施建設,以深厚歷史底蘊促進吳中經濟發展。
法螺寺建于明代,因一條古道從徨竹叢中彎彎曲曲,盤旋百折而上,狀似旋螺而得名。寺外的寒山摩崖石刻是蘇州地區為數不多的明清時期摩崖石刻遺存,有著豐富的歷史人文價值。
調研現場,丁立新指出,要高度重視歷史文物保護,學習敦煌等地專家石刻保護經驗,系統研究保護方案;要在做好保護工作的前提下主動作為,搶抓“一山一策”整治機遇,積極探索歷史文化資源有效開發和合理利用,因地制宜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把生態與文化效益更好的轉化為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要高度重視宣傳推介,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推介好吳中的人文歷史生態資源。
木瀆藏書馬崗山松柏蒼翠,山上長眠著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陣亡的78位將士和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為國捐軀的千余名將士,嶄新的花環訴說著華夏兒女對抗日英雄們的濃濃追思。丁立新靜默肅立于紀念碑前,閱讀石刻碑文,向先烈表達敬仰和哀思。
丁立新強調,抗日英雄紀念碑等歷史遺存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要營造濃厚環境氛圍、改善周邊環境,努力學習英雄事跡,從英烈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為群眾緬懷先烈提供更優環境。
區級機關相關部門及木瀆鎮有關負責人參加調研。
主辦單位: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支持
備案:蘇ICP備10060399號 網站標識碼:3205060031
公安部備案號:3205060201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