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區委副書記、區長顧曉東主持召開區政府第19次常務會議,會上重點研究部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建設行動等工作。
會議審議了《蘇州市吳中區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方案》。
會議強調:
要積極探索。吳中山水資源豐富、生態要素齊全,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在激活綠色要素、培育壯大綠色產業、塑造綠色發展新動能方面擁有極大的拓展空間。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試點工作,抓住機遇、先行先試,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貢獻吳中智慧。
要系統推進。資規、水務和生態環境部門要圍繞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項目與資源環境監測開展工作,農業農村、文體旅要加快綠色農產品與文旅產業品牌建設,各地要結合自身生態資源稟賦與產業特色大膽嘗試,其他相關部門也要積極探索、全力配合,共同推進試點工作。
要加強合作。要主動與周邊區縣建立聯動溝通機制,積極吸取先進地區試點做法經驗,立足自身特色總結提煉,按照“邊試點、邊研究、邊提煉、邊完善”的要求穩步推進試點工作,盡快形成符合吳中區實際、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
會議審議了《吳中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探索高水平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方案(2023-2025)》。
會議要求:
要推動農業更加高質高效。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加強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堅決完成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任務;瞄準“科技興農”“品牌強農”兩個關鍵,持續做強農業園區,全面打響“洞庭山碧螺春”“枇杷楊梅”“水八仙”“吳中大米”“太湖水產”“太湖大閘蟹”等農業特色品牌。
要推動農村更加宜居宜業。進一步完善鎮村布局規劃,規范農房建設管理,提標提質村莊環境整治,持續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優化村莊風貌和鄉風文明。聚焦“兩湖兩線”,統籌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優化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打造“內外兼修”的美麗宜居鄉村。
要推動農民更加富裕富足。進一步拓寬集體經濟增收渠道,開展鎮村集體資產更新改造,切實提升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質效。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幫助農民就業創業,拓展農民多元增收渠道。不斷優化農村公共服務質量,持續提升農村社會保障水平,確保農民共享鄉村振興發展成果。
會議審議了《吳中區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
會議要求:
要扎實推進、體現重點。各地各部門要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和高水平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總目標,聚焦農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要因地制宜、體現特色。各地各部門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鄉村建設行動的部署要求,根據吳中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風土人文特點,突出鄉村建設的特色亮點;要堅持為民而建,以功能性、普惠性、基礎性民生建設為重點,高水平連片提升鄉村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和優化服務供給。
要強化保障、體現成效。農業農村局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提高鄉村建設質量和成效;各地各部門要保障財政投入、擴大金融投入、增加市場投入、鼓勵公益投入,更大力度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城鄉并軌發展,促進農村有機更新、全面進步、全域優美。
會議還聽取和研究了其他事項。
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黃乃宏,副區長朱筱菁、吳鼎明、張偉、周學斌、李燁出席會議,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曉華,區政協副主席周黎敏應邀出席會議。區級機關相關部門、各鎮(區、街道、場)負責人等列席會議。
主辦單位: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支持
備案:蘇ICP備10060399號 網站標識碼:3205060031
公安部備案號:32050602010344